首页

女女踩踏免费视频播放

时间:2025-05-23 13:16:48 作者:12岁中国游泳小将于子迪引世界关注 美媒:远超我们 浏览量:18686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人才,也需要大国工匠。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同来自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电焊工孙景南代表亲切交流。

  何为“匠”?孙景南分享了她的思考:“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

  总书记强调,“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一年前的3月5日,同样在江苏团,也有一位“工匠”与总书记面对面。来自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单增海,向总书记汇报“国之重器”的硬核实力。

  那一次,从制造业谈到发展与安全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连续两年“下团组”,总书记同大国工匠面对面交流,体现了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肯定,彰显了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支撑民族大厦的基石和栋梁的深切期望。

  培养大国工匠事关国之大计

  “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批培养出来”

  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

  对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

  在福建工作时,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

  党的十八大后,在重要会议上、在考察调研中、在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考察甘肃山丹培黎学校,总书记言语谆谆,勉励同学们专心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为国家所需的人才。

  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一定要看实际贡献!”

  这次在江苏代表团,总书记再次谈到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批培养出来,他们是顶梁柱。”

  从“嫦娥”揽月到“羲和”逐日,从“蛟龙”深潜到“北斗”组网,从最长的跨海大桥到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这些科技成就、超级工程,离不开梓匠轮舆一丝不苟的实干,刻印着大国工匠矢志卓越的身影。

  伴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智造”不断上新,我国职业教育驶上快车道。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置1394个专业,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有力支撑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发展职业教育呼应民之关切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中考成绩仅有200多分,初中毕业的李明扬曾面临“没书读”的窘境,职业学校成为当时“不得已的将就”。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李明扬和同学们正在进行车加工、数控机床、机器人示教、激光打印等课程的实训。

  “各行各业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大家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这些话语鼓舞人心。

  精益求精,追梦不止。2016年,李明扬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不负众望勇夺亚军。

  新时代,是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时代。写就更多“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职业教育,怎么看?总书记深刻阐述,“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怎么办?总书记指明方向,“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是工匠摇篮,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蕴含着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你的职称走的是哪个序列?”“现在收入怎么样?”

  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询问来自广西汽车集团的“郑师傅”。

  在一线干了20多年的郑志明,详细向总书记汇报:“咱们国家出台了打破天花板的政策,我刚评上特级技师,还评上了高级工程师。党的政策让我们职高毕业的工人,也有了好出路。这是过去想都没有想到的。”

  迸发无限生机的新时代,为大国工匠施展才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构筑了宏大舞台,矢志技能成才、笃行技能报国,未来可期。

  策划:张毅、杜尚泽

  撰文:吴丹

  编辑:雒健晴

  校检:吴玥

  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鹏

  视觉:毕晓洋 李琰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专访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澳大明天更美好

文化和旅游消费有效释放,带动假日市场持续升温。“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活动,会同中国银联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出各类文旅消费惠民措施。

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探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积极吸引绿色产业国际投融资,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快乐升级!2024年贵州“村超”决赛开赛

“下一步,基地将着眼工程救援技术研发、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抢险人才培训等方面,积极拓展‘应急救援+’产业发展,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发挥‘国家队’‘专业队’的独特作用,有效满足重大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的战略需要。”王维伟表示。

湖北开启赏花季 邀海内外游客“相约春天赏樱花”

“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认识与处理现代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张强介绍说,未来甘肃将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目标,大力夯实卫星、雷达、数值预报和气象信息“四大支柱”,加快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转型发展。

我国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入选总数达世界第一

杭州10月5日电 (董易鑫)5日,在浙江杭州拱墅区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举行的杭州亚运会曲棍球项目女子半决赛中,中国队4比0战胜印度队,晋级决赛。赛后发布会上,印度籍记者向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澳大利亚籍主教练安南发问:“你的母语是英语,和中国队员语言不通,开展训练会不会不方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